他以二附中的老师为楷模——访1980届校友薛雷平

【校友简介】薛雷平,华东师大二附中1980届校友,在当年上海高考中以理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复旦大学学习。一年后公派赴德国柏林工程大学专修流体力学,毕业以后在德国工作了10年。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流体力学与工程仿真研究所所长、工程力学系副系主任,教授。

对薛雷平校友的采访,是在上海交大的教师中心进行的。在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戴着眼镜,头发有些卷曲的学长把我引进环境幽静的咖啡厅,挑了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我们就像是老朋友会面一样地交谈起来。

薛雷平学长告诉我,他已经从二附中校园网上看到了50周年校庆的消息,并在网上进行了校友注册。他说他希望到时候能以小单位的形式,例如一个班级或一个年级的同学集中起来,到二附中在浦东的新校区聚一聚,最好学校能够把以前的老师都给请来。学长说,他和他们班级的同学至今仍保持着联系,大家已经商量好了到时一起回母校看看。从学长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可以看出,他十分期待母校的这次校庆。

学长当年的老师如今大都已经退休,大概只有当时最年轻的化学老师叶佩玉至今仍在教师岗位上,遗憾的是她已经不在二附中教书了。我告诉学长我也曾有幸上过叶老师的课,他高兴地说。我们真有缘啊!你还是我的学弟呢。”他还特别提到了曾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万琳老师,说所有这些老师留给他的印象就是对学生十分负责,这也为他们班级同学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说,也许是因为大学和高中的教学模式不同的缘故,如今作为交大的教授,他觉得自己对学生还没有能做到像当年他的老师那样负责,但他在教学上一直以二附中的老师为楷模,不断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薛学长是当年的上海高考理科状元。当我提到这一点时,他表示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运气好,考试题目简单罢了。他回忆说:“那年高考,上海的理科第一、第五、第十和第十一名都是二附中的学生。”毕业之后他进入复旦大学,一年之后就公派出国去了德国柏林工程大学专修流体力学。毕业后他在德国工作了10年,那时想要再进一步发展比较困难,然而国内的发展前景却很好,于是他决定回国内工作,就到上海交大任教了。学长告诉我,在国外那段时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刚到德国的时候,语言和各方面都不适应,上课听不懂,只能做练习,每天晚上都要做到两三点钟,十分吃力。后来,他渐渐地适应了国外的教育体制和环境,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听说德国是个比较排外的国家,但是他在德国却得到许多人的热心帮助,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对他以后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交流中,当学长得知我是理科班的学生后,关切地向我询问了一些学科竞赛的情况。他认为,现在很多竞赛其实也是一种应试,相比之下,他更看重机器人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因为它们需要多方面的背景知识,在研究过程得到的收获远比学科竞赛要多得多。他说他很担心现在的一些好学生进了大学会松懈下来。原来在中学时,一节课40分钟他们只要专注15分钟就足够了,而在大学里,从头到尾都要认真听讲。如果仍然抱着中学时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进了大学就可能掉队。

对于应试教育,薛学长觉得这是社会的影响。学生不应该变成学习机器,学习的根本动机是兴趣,而不是升学。他告诉我说,在交大举行的自主招生面试中,凡是有关课本内知识的题目,参加面试的学生大都能够对答如流,但只要一涉及到其他领域,大多数学生便招架不住了。所以,他很不赞成现行的高考形式,在他看来笔试完全没有必要,只要面试就够了,这样可以更透彻地了解同学,学生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此外,他对现在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很不满意一方面是表达能力欠缺,不管是写作还是说话,都存在着许多语法问题;另一方面则是逻辑思维不够,提出的一些观点往往是空洞的,没有依据和素材来支撑。他认为在中学阶段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必须使学生懂得“做人要有思想,有人格,不能人云亦云,凡事都要有自己的观点。”

采访结束后,薛学长跟我同撑一把伞,在细雨中的交大校园里漫步。他感慨交大很难招到顶尖的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二附中的学弟学妹能够选择来交大读书。

2009届1班 章少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