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不断探索科技奥秘的欲望”——访1960届校友刘玠

【校友简介】刘玠,华东师大二附中首届理科班毕业。中共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美国钢铁工程师协会会员;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兼鞍钢新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鞍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8年2月1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刘玠作为华东师大二附中首届校友,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问:二附中即将迎来50周年校庆,您作为首届校友,见证了二附中的诞生,我们想了解一下刚刚建校时的二附中是什么样子的?在二附中的两年中给你印象派
深刻的是什么?

答:刚建校时的二附中就在华东师大北面的一栋红色的房子里,规模不是很大。我们当时一共两个班,一个是高中的理科班,另一个是高中的文科班。当初我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因为二附中就在师大里面,师资都来自于师大的优秀毕业生,所以能进入这样的学校,当初就感觉到是非常幸运的。而且二附中当时的办校方针,现在我体会到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我们班不仅学习是比较优秀的,而且同学们和老师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和谐。我记得当时学校教育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还画了一幅黄继光在战场上的英姿的宣传画,挂在学校的墙上。我们班同学都是理科比较好的学生,但我们的体育成绩也非常好,我记得我们班上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在学校运动会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名次。当时刚好赶上“大办钢铁”,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大办钢铁和一些科技竞赛,记得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参加组装阴极射线管示波器。

二附中对我这一生起了一个非常好的打基础的作用:一是人生道路的选择,二是学术知识的培养,三是体魄上的锻炼。我当时比较喜欢体操,20o米、4oo米的中长跑和跳远。虽然当时高中只有两年的时间,但同学们在一起留下了很难忘的记忆。特别要提一下,我们当时的毛仲磐校长是非常优秀的校长,万琳老师是非常优秀的班主任。他们都特别善于抓住青少年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地进行培养。我觉得二附中确实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

问: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非常关键的时期,二附中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不能谈谈您在二附中的求学生涯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我觉得关键是二附中培养了一种不断探索知识的学风,激起了一种探索科技奥秘的欲望。二附中组织学生参加许多科技竞赛和创新活动,我们做了一个阴极射线管示波器。这就是在培养当时高中生的一种敢于探索、敢于攀登的志向。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我这一生都把做全新的、一些超出自我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和乐趣。

在二附中,我非常喜欢参加一些航空模型和无线电制作的科技活动,德育和体育方面的活动也非常喜欢,就是全面发展。和创新联系起来的话,就是喜欢做一些新奇的东西。之后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后来又参加工作,全部都是从局部到全局的创新,这与二附中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总的来说,二附中培养了我一种以探索科技奥秘作为追求和乐趣的品质。

问:现在各门学科竞赛非常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二附中一向是奥赛金牌的得奖大户。您对高中生参加学科类竞赛和科技竞赛有何看法?您在母校学习时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是什么?

答:我觉得把平时的学习和竞赛两者结合起来,是可以相互促进的。高中阶段主要是培养一种品质,而不是要出多么出色的成绩。比如,当时我们组装阴极射线管示波器,这是对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的提升,促使我更好地去学好物理。我们大办钢铁,也增加一些钢铁方面的知识。人不要把自己限于某一个方面,一定要开阔,一定要开放式地去学习。我们中国工程院有一个非常有水平的院士说:“不会玩的人出不了好成绩。学习应该全面广泛。”他说的玩是非常广泛的玩,乒乓、画画、钢琴、外语都很擅长。他对什么都有兴趣。我赞成他的说法。现在的学科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医学与物理、化学联系在一起,生物与地理也联系在一起了。我们电子信息学部有个院士是搞生物电子的,那就是把生物和电子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个是搞建筑的,要把计算机技术与建筑联系在一起。如今是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在学习中一定不要孤立起来,不要去偏废某些方面。一个人一种求知的欲望、一种创新的品质和探索知识的本领是高中时期培养的。这个很重要。

问:我们已经上高二了,明年将面临高考,大学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您当年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决定你人生发展的故事?

答:我从小学时就开始了科技方面的培养。当时我在华东师大附小,五年级就参加长宁区少年之家的航模小组去做孔明灯。这个使我对航空领域有了极大的兴趣,所以考大学的时候我所有的专业都填报了飞机设计和飞机制造。但由于家庭的原因,我当时不可能进入这种保密的专业,所以班主任万琳老师就建议我搞机械。为了尊重老师,我最后一个志愿填的是武汉钢铁学院冶金机械系。填武钢学院是因为当时大办钢铁的影响和武钢在全国的大力宣传。武钢是我国新建的钢铁基地,我很幼稚地觉得武汉钢铁学院和武钢是联系在一起的。

到了武汉钢铁学院一看,那个环境条件比二附中差远了。当时进了大学,我还不死心,下决心一定要自己搞航空设计、飞机制造,要自学成才。我当时的偶像是苏联的雅科夫列夫,他是苏联三大飞机设计师之一。他就是自学成才的,他为苏联设计的战机立下了赫赫战功。我当时坚信,既然他能自学成才,我也一定可以!所以到了武汉钢铁学院,我还没有把心思全放在搞钢铁上,我自己搞飞机设计。我知道飞机设计要有十分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我在大学里的学习非常努力,学习非常优秀,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尽管当时是非常时期,吃不饱。1962年,陈毅副总理有个关于培养科技拔尖入才的讲话。根据这个精神,学校把我作为武汉钢铁学院拔尖学生培养,给我开小灶,请了一位苏联教授的研究生专门指导我。因为武汉钢铁学院在当时全国的排名是比较差的,学校也希望有几个尖子生能考上研究生来争点光,所以来动员我考研究生,我就打算考北京钢铁学院的研究生。当时北京钢铁学院已经有了研究生的物色对象。由于我当时优秀的考试成绩和扎实的功底,我进了北京钢铁学院。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放弃了航空设计的想法,专心搞钢铁。

我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曾经有很多中学生来问我:“考大学怎么选专业?”我说两句话,一句是“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第二句是“不要仅仅拘泥于自己的兴趣,能结合最好,不能结合也没关系,行行出状元”。而且一个人一生搞什么也是说不定的。我当时的志向是搞航空,然后去读了冶金机械,最后我的成果是出在冶金计算机控制。我的所有成果都是来自于冶金计算机控制,而不是冶金机械。我在武钢和鞍钢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若干项,这么多的奖项可以说都是冶金计算机控制方面,所以我现在是电子信息学部的院士。你看,我从一个学冶金机械,一个学钢铁的人,成为一个电子信息学部的院士,看起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必然。科学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没有严格的界限,所以一定不要把自己框死在某一方面,我觉得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博学多才的。

问:我们看到过您陪同胡锦涛主席视察鞍钢的照片。在您接手鞍钢时,鞍钢面临极大的困境,是什么信念让您坚定了带领鞍钢走“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这条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之路?能不能给我们简单讲讲当时的故事呢?
答:这是和我的经历、和我原来的基础有关系的。在二附中时学校的培养使我把超出自我和创造一个新的局面作为自己的追求。到了鞍钢,尽管鞍钢这么困难,化乎破产,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可以在体制机制上通过改革,在技术上通过创新来改变鞍钢当时的困境。就像一句古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当时所有的先进的技术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说,这些进口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我有一个十分简单的逻辑,就是人家没有先例而敢于开拓,敢于发明,敢于创造,我们已经有了人家的一些技术了,我们自己难道还做不出来?我们就笨到那种程度啊?我想我们一定不是不能。

举一个例子,人家(外国)坐波音737的时候,国内还没有这么先进的飞机。人家从无到有创造出来了。而我们的起点是已经有了波音737摆在这儿看着,尽管里面有许多东西是黑匣子,不能打开,但至少已经有一个东西摆这儿了。我们的起点已经更高了,我们还做不出来吗?我以这种“我们已经比他们有了更好的条件了,应该能自己去创造出自己的东西”的简单逻辑为信念,从而在鞍钢取得的最大的成功就是技术上的创新。我们用别人二分之一的钱,三分之一的钱干出了人家的一整套装备出来。所以我在鞍钢取得过国家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还有一些别的奖项,这和我这样的一个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出一个新鞍钢出来,而不是去买一个新鞍钢来。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热连轧设备有的企业要花90个亿,我们就花了十几个亿,是他们四分之一的钱,我们的包袱就轻多了,我们的效益就马上回来了。所以我们的发展要快得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和二附中联系起来,那么,在我求学和工作中那种求知的欲望、创新的品质、探索科学的本领,我认为都是二附中给予我的。

问:您在鞍钢辛勤耕耘、努力奋斗的十几年里,在人生价值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我成为院士的很多成果是在武钢创造的,但是我自己觉得我对自己最为满意的是在鞍钢的这13年的时间。因为在这13年的时间内,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奇迹。这种奇迹是鞍钢濒临倒闭破产时,鞍钢几十万人的这么一个企业通过改革,通过技术改造,通过加强管理,给国家创造了近700亿的财富,使鞍钢现在脱胎换骨。用江总书记的话说是“旧貌换新颜”,按照吴邦国委员长的话说是“鞍钢真的是创造了过去想象不到的发展”。这是在我们钢铁界大家所公认的。当然取得这个成果我起了相当的作用,但主要是集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觉得我的一生最有价值的工作就是在鞍钢成就了如此跨越式的发展。

问:鞍钢的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好榜样。请谈谈您觉得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团体或个人的自主创新有哪些必需的条件?

答:自主创新也好,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好,或者是说原始创新也好,其本质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区别,首先要愿意做出一些牺牲去干这件事。所以我也给国家提出很多次,希望国家能营造一种环境,给社会敢于自主创新的动力。买来技术,不存在风险,创新就要付出代价和风险,也肯定有失败,但首先要愿意去做,把它看作为一种乐趣,一种幸福。这是人生中有价值的事情。我在鞍钢这13年,工资待遇各方面都很低的,但我觉得有我的用武之地,有我施展能力的环境。很多人都是这样,首先要有事业。如果一开始就是要钱去,那就没有价值了。人生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有所开拓、有所创新是一种乐趣,自己实现了某些方面的创新,得到了成果,这种喜悦是钱买不到的,也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就像我,从鞍钢那么困难,到如今鞍钢如此的出色,其间有享不完的乐趣。所以对于自主创新,从小就要培养这种追求成就和乐趣的想法。这个是很重要的。

问:您在享受创新和成功的乐趣的背后,肯定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哪些困难是您在鞍钢二次创业的过程中觉得最大的、最艰辛的?

答:碰到最大的困难,我觉得不是技术上的困难,还是人与人相处的困难。对我们二附中出去的学生来讲,要说有什么弱点的话,就是二附中的孩子思想很单纯,很纯朴,但社会上往往不是这个样的。人家说:“刘玠啊,你怎么透明得像一杯水一样?”我觉得我是这样友善真诚地待人,也希望人家也能这样待我,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最大的难处还是在这一方面。当然国家给了我很多条件,我除了当鞍钢的总经理,还当鞍钢的党委书记,这对我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相对有条件一些。

问:作为二附中的第一届理科班毕业生,也是二附中最出色的50位成功校友之一,您对我们这些二附中年轻的一代有什么期望和建议呢?

答:我希望我们现在的同学要敢于成为引领科学领域的人,要保持我们二附中良好的传统,德智体全面发展,保持活跃向上的品质,决不要把自己孤立在某一方面,要开放式地去学习。学习并不吃力,要多锻炼身体,多参与课外的活动。不要死读书,更不要读死书。要有一种发散性的思维和敏锐的科学眼光。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说过,我们要培养善于观察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的一件事情摆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人就能从中得到许多许多的启发。

我举一个比尔·盖茨的例子,这个例子最典型。其实比尔·盖茨的成功也就是在一念之差,就是在于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联系在了一起。他研究的计算机技术在当时的计算机领域不算什么高级的东西,但把计算机和网络连在一起,人家没想到,他想到了。再举我们国家的一个例子,我们国家的王选院士,他的成功也是一念之差,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和汉字联系在了一起。汉字的排法很困难,但是用了计算机来排汉字的话,不就很简单了吗?计算机的特点就是不怕复杂,只要程序有规律可循。王选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么多人都处于同样的环境,别人没成功,他们成功了,这就在于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有些科学发明并不是有多么的高深莫测,就是在于首先要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就是要有探索奥秘的品质,这才能够成功。

其实我在鞍钢的一些发明,说穿了很简单的事情,别人没想到,我想到了。比如说,炼钢里分为平炉和转炉,平炉好像炒菜锅,将钢水倒入后,要加热,要烧油,所以平炉炼钢燃料很费,成本很高,这是四五十年代时的技术。现在的转炉的炉子是可以旋转的,铁水倒人后,下面用纯氧将铁中的碳氧化,同时放出热,可以节能,又能除碳。但转炉的高度要达到35米,平炉的高度只要18米。当初想用平炉旧厂房改成矮胖式的转炉,结果失败了。所以当时的想法是重新盖厂房,改成转炉厂房,但新建一个250吨的转炉厂要50个亿,我们没有钱,没有油,又等不及,就逼着我们想了一招。做一个局部35米的厂房放转炉,将铁水用渡车从平炉厂房中渡到局部的转炉厂房内,炼成钢后再用渡车渡回来。这个办法有很多好处,一是百分之八九十的平炉厂房都能够用,局部的35米厂房建造花钱很少;二是这并不影响冶炼生产能力。这个转炉建设的构想完全是现代化的,一共只花了5.2个亿盖成了5oo万吨的转炉。投资这么省,效果却一点儿也不差,就在于一念之差。我们这个创新的方法一成功,全国的钢铁厂都模仿我们干起来了,全国当时有好几千万吨是平炉。许多人没有想到这个办法,我们想到了,第一年就收回了5.2个亿的投资。

你说比尔·盖茨的成果很复杂吗?不复杂。王选的成果复杂吗?也不复杂。对于我们这么一个搞计算机研究的人来讲,这太简单了。我当时想,我1975年开始搞计算机的时候,比尔·盖茨在哪儿都不知道呢。科学往往就是这样。牛顿三大定律的发现是以他深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发现一个新的科学领域也是要凭自己的知识功底的,而有了扎实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还要有一种开拓的眼光,这种培养是非常关键的。

问:在母校50周年校庆之际,您能不能用一句话表达对母校的祝福和期望?

答:发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风和学风!

2009届1班  张嘉俊  施杭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