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三次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访1962届校友张韧
【校友简介】张韧,女,1959年进入华东师大工农预科(华东师大二附中前身)就读。1962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党中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主动放弃深造机会到安徽肥西县袁店乡利和村落户。1970年调入《安徽日报》任记者、编辑,担任报社党委委员。1973年后历任安徽省团委副书记、当涂县委副书记、省农业区划办副主任、省经济预测中心主任等职。1990年赴日进修信息系统课程。1993年被聘为高级经济师。1993年秋回沪,任华亭集团党办副主任兼宣传部副部长,1995年任《新民晚报》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98年任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兼综合党委书记。2004年,兼任上海慈善基金会第三届理事、常务副秘书长。2006年退休,由市委宣传部聘为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在这次接受采访的50位二附中杰出校友中,1962年毕业的张韧校友的人生历程十分独特。寒假里,这位老校友在文新报业大厦的办公室里亲切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那些特殊年代的后辈学子讲述了她所走过的道路。
先去农村,再上大学
1962年,正是处于饥馑之中的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张韧校友从二附中高中毕业,经过入学考试,被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录取。由于艺术类高校要比一般高校先发录取通知,所以她是那年二附中第一个接到录取通知书的。不过,在报考上戏的同时,她还递交了下乡务农的申请,结果两个通知一起到了。“我们那个时候的人不像现在,那时提倡做‘驯服工具’。我那时的想法是大学肯定要上的,但国家现在这么困难,要号召大家支援农业,那就先去农村,以后再读大学。”就这样,张韧校友放弃了到上戏导演系学习的机会,自愿下乡,带着母亲一起到安徽省肥西县袁店乡开始了她8年的农民生活。
张韧校友说,那时她和同学们都觉得年轻人要有出息,要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应该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自己,革命英雄主义激情非常高涨,一定要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去报效祖国!“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退缩不去,那就没任何价值,哪怕钱再多,生活再舒服,一切都得到满足,也没有意思。”她说,“八年的农村生活中,我可以凭种地养活我和我妈。这八年我可以感觉到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解到当时中国的情况。所以我们更会扎扎实实地去做,想着怎么做才能为这里的改变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女孩能挑着80斤重的担子,一口气走50里路。不仅如此,张韧校友在农村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农村有很大的粪缸,家家户户每天往里面倒粪,过几个月装满了,就需要有人赤脚站在粪上清理粪缸底。张韧老师说她每次都去,就是为了多挣两工分。开春的时候,河里的黑泥是最肥的,所以要把小河的水抽干,把下面的河泥挑上来,然后再挑到稻田里去作肥料。同样为了两工分,张韧老师又干起了这原本只有男人才干的活,常常腿脚都会被冰凉的河水冻裂出血口子。说到自己曾是生产队里工分最高的女劳动力时,张韧老师满脸骄傲,自信的笑容里充满了满足感。下乡期间,她被选为共青团九大代表,到北京出席大会期间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说到这段经历,张韧校友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只不过是一个生活很优裕的年轻人,不上大学到农村,然后在农村学会种地了,能挣工分了,能适应生活了——当然也做一些积极的事情,无非把一些文化和新农业科技知识带去,真是微乎其微——可是大家却觉得这应该表彰。”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带过了这段特殊的经历。
张韧校友总觉得自己一定会有读大学的机会。在她下乡时,上海《青年报》曾经进行过一次大讨论,讨论她下乡到底值得不值得。放弃进上戏导演系的机会三年后,张韧再次参加高考,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中文函授部,开始了边种田边读书的生活。可惜的是,一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但张韧校友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的大学梦。“文革”结束后,1982年,39岁的她又参加了第三次高考。她拿出珍藏了20年的课本认真复习,又拿到了安徽省业余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一次她没有再放弃,而是认真读完了本科。
不沉的湖
谈起过去的艰苦生活,张韧校友总是乐呵呵的,并笑称,她有一直支持她的不沉的湖。原来,她把群众比作“不沉的湖”,因为他们在那些日子里给了她安全感,推动她不断前进。
张韧校友回忆起“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批斗的经历。当时,“每天劳动已经筋疲力尽了,还要游乡”,她被挂个写着“修正主义苗子”的大铁牌子,一游斗就是十几里。白天乡亲们看着不敢说话,到了晚上,就悄悄敲开张韧校友家的后门,点点头,送碗菜,这给了张韧莫大的支持。尤其是在她还没被恢复党籍时,那群曾一起学习、一起排练节目、一起种试验田的农民青年就又聚集在她家,他们说:“我们照常干!”群众的支持就像一股暗中涌动的暖流,没有大张旗鼓,却十分体贴和激动人心。“这说明老百姓不相信那一套。我从来没有害怕过,虽然当时没有人知道‘文革’最后会怎样,但我总相信没事的。”
除了群众的爱护,领导和同事也十分信任张韧。她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上世纪8o年代末,她负责安徽省信息中心的工作,一次省里开党代会,她想改革计票方法,主动提出由信息中心设计计算机计票系统,但由于当时没有实践经验,没想到上千位代表同时按键,通道堵塞了。”出这么大的洋相,在省委的主要领导和全省的党代表面前搞砸啦!我当时最担心技术骨干们一蹶不振,可我们信息中心的同事却来安慰我,都说我们还要去争取做项目,下次一定要搞好。”
这么多年来,张韧校友从来没有忘记一直给她支持的“不沉的湖”。退休后,她掏钱把当年一起奋斗的七个农村青年伙伴请到上海来游览,她说这是她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她相信:如果一个人能为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就一定能体会到无法言喻的快乐,获得宝贵的财富;而当受到打击、遇到挫折或出现失误的时候,不能只顾痛心疾首,更要吸取教训,把失败也当成人生的
财富。
母校情怀
说起母校,张韧校友的心中尽是甜蜜的回忆。她告诉我们,她在二附中学习时,尽管母校那时才创办不久,但教学质量已经相当出色,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说到二附中的老教师,张韧校友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蒋国华老师,还有毛仲磐校长,觉得他对教学的组织安排是非常独到的,对二附中早期的教学成果有着不可替代的功劳。
张韧校友反复强调,高中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年她在二附中,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有高涨的为社会服务的热情,所以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有衡量的标杆。作为当时的校学生会主席,她曾参加1961年的上海市学代会。那一届学代会的主题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几十年来的风雨人生,使她逐渐懂得不盲目信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如今,在面对许多问题的时候,张韧也不会一味地发牢骚,而是尽力想办法,改变现状。她相信,只要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事物,总有它的生命力。因此,她总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
谈到对母校的希望,张韧校友说,二附中已是全国著名的高中,当代学生的知识、眼界也远远超过她们那一代。她衷心祝愿母校不但以精良的教学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道德修养育人方面也拔得头筹。如果二附中能培养出众多终身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人才,便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2009届8班 张熙芃 王澹争 黄海